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有这次机会与大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我们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同时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我们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这个阶段里,我们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下面我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谈一下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应当怎样度过:
1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自学能力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才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大学中的所有老师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还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2 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才可以受用终身。
3 实践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我们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
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实在必要时再做出最佳的抉择。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可以让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5 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
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积极主动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追寻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和领域。 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事用心,事事尽力,不要等机遇上门;要把握住机遇,创造机遇。
最后还要“以终为始”,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任何规划都将成为你某个阶段的终点,也将成为你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只要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你就会离你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四年后,都能无怨无悔的走上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完成自己的梦想。为自己为家人,为学校社会和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0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李芳